招生代码:050201 英语
1.专业定位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战略,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创新构建“英语学科素养+师范技能+AI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综合培养体系和“课程思政浸润+教育家精神涵养”的师德培育体系。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着力培养既具全球视野又深谙本土教育生态,融通英语学科素养、智能教育技术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备高尚的师德、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英语教育专业知识、创新教学实践能力及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能力,可胜任中学英语教学、教学研究,英语培训机构英语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师资情况
本专业汇聚了一支年龄结构科学、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4位具有高级职称,2位担任硕士生导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8%,硕博比例84.6%。此外,每年稳定聘请1-2名外籍教师,助力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多元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3.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为核心特色,以服务地方教育为根本使命,精准对接基础教育实际需求。秉持“英语+师范+人工智能”的创新培养理念,构建“教学理论+智能技术+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四维融合的师范技能培养体系。通过理论课程学习、智能工具实操、AI赋能的教学实践演练环节,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智能时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保持传统师范优势的同时,着重强化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情分析、个性化辅导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智能评测工具优化教学反馈、利用AI生成差异化教学资源、借助大数据分析改进教学策略的核心能力,使师范生能够运用智能工具进行教学资源精准推荐、学习轨迹动态追踪、教学效果科学评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学生既能传承优秀教学传统,又能快速适应中学新课改对智能时代教师的多重角色要求,成长为兼具人文素养与技术素养、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英语教育人才。
4.专业优势
(1)本专业注重“英语+师范+人工智能”三维融合,既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功底与跨文化素养,又系统培养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同时融入智能教育技术应用训练。这种复合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英语教学,又能驾驭数字化教学场景,在就业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本专业充分利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基础教育师资国家级培训基地两大平台,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余篇,参与省教育厅主持编写的英语教材多部,获省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若干项,获省级教学竞赛奖若干项。专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普通语言实验室、语言录播室、微格教室和多功能云网络语言实验室。同时,英语(师范)专业建有10余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5.学生发展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及英美社会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系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学生专业语言基础扎实,近两年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在85%-90%之间,远超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
本专业凭借灵活的办学机制,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构建了丰富且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通过与当地中小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常态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从大三开始便有机会走进中小学课堂,观摩一线教学,参与教学辅助工作,承担教学任务,积累实战经验,有效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时间。
在学科竞赛方面本专业学生表现同样不俗:自2015年以来,学生获得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江西省演讲、阅读、写作比赛、江西省翻译大赛等省级及以上专业竞赛奖项近百项。
6.就业前景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5%以上,主要在省内中学、小学或英语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等专业相关工作。部分毕业生在省外中小学或培训机构从事教育相关工作。